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十一幅珍貴古地圖.將近兩百張歷史老照片
第一本搭配行動APP的臺中導覽書
一趟心動不已的文化之旅
與老臺中浪漫邂逅!
 
  愛上一座城市需不需要理由?每個人的理由都不同。我也誠摯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愛上臺中的理由。──《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作者 黃震南  專文推薦
 
  臺中歷史地圖散步來啦!
 
  ◆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為什麼選擇臺中開設醫院和產婆學校?
  ◆第一所由臺灣人創辦的中學校,就是現在的臺中一中?
  ◆蘋果麵包沒有蘋果,還跟美軍有關係
  ◆遊廓、舞廳、咖啡店......潮流從臺中開始!
  ◆罷課、買畫、蓋學校──到底臺中文青是在狂什麼!
 
  本書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製作出版,精選11幀最早回溯至1895年的歷史古地圖,搭配大量實景老照片,按圖索驥即可依今尋古。並結合免費「臺中歷史地圖」APP,掃描書中景點所附二維條碼,即可連結前往APP地圖該點,老照片與現有街景立即對照,宛如穿越時空親臨現場。
 
  為了深入介紹書中眾多景點的歷史掌故、人文背景與奇聞軼事,本書邀請多位相關專家,以深入淺出的筆調,針對17個主題撰寫專文,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涵蓋百年臺中都市建設、人文發展、文化生活等多重面向,對照地圖與照片,翔實呈現歷史切片,在神遊走訪景點時,昔日時空栩栩如生,更添閱讀、體驗與想像的趣味。
 
本書收錄五大樂章,一起邂逅老臺中:
 
「從荒蕪到繁華」
從臺中移民分布、建省城始末,日治時期第一座都市計畫與公共建設的開始,到戰後繁榮大都會成形的發展,臺中從一望無際的平原到高樓林立,城市建設瞬息萬變、文化風情綿延百年。

「攘往熙來.人物交匯」
縱貫鐵道通車、百年古蹟市場美食、香蕉貿易爭霸戰,港口興衰,因著鐵路與地利之便,臺中成為貿易與人群的集散地,交流貨物也交流人情。
 
「時代之隙.氣象革新 」
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第一座臺灣人的第一高級中學,還有譽為臺灣社區營造運動開端的霧峰一新會,臺中人的第一都在這裡。如流星般劃過時空的人們,燃燒青春,寫下一頁繽紛風華。
 
「游藝悅事.樂在生活」
文學、藝術、戲院、酒家、舞廳......文化城裡的臺中人怎麼過生活?寄情予詩文畫樂,在燈紅酒綠處舉觴狂歡,娛樂人間。

「城市紋理.文化挪移」
信仰依歸的神聖地景、美軍冷戰的遺留、921大地震後文化資產的修復與保存......臺中豐富的文化紋理,往來遷徙的人群,在都市的畫布上,輾轉塗抹出嶄新色彩。
 
 
本書特色
 
▲與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中心合作,精選11幀歷史古地圖,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與現代地圖整合比對,按圖索驥依今尋古。
▲精選臺中名攝影師余如季、林權助等極少曝光的攝影作品,珍貴老照片紙上再現。
▲結合免費APP「臺中歷史地圖」,掃描書中景點所附二維條碼,老照片與現代街景立即對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縱橫數位與人文、技術與內容;保存、傳播與創造文化。
  結合典藏資源與國內新銳漫畫創作者,推出CCC創作集。
  2016年結合手機與旅行導覽,推出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目錄

推薦序
愛臺中的理由/黃震南
 
從荒蕪到繁華
解鎖先民足跡:臺中盆地開發史/孟祥瀚
一座新興都市成形:日治時期臺中市的都市建設/陳靜寬
文化重地:臺中站前的榮光歲月/蘇睿弼
 
攘往熙來.人物交匯
縱貫山南海北:一座和鐵道休戚與共的城市/陳煒翰
柳川與菜市場散步:沿著都市命脈走進臺中之胃/蕭琮容
一串香蕉牽動各方權力糾葛:日治時期臺中香蕉的產銷結構/張家綸
|Special專題|
翻開一頁梧棲興衰史:五汊、新高到臺中港的開發/張文昌
 
時代之隙.氣象革新
時代新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陳力航
菁英搖籃:第一所臺灣人讀的中學校
|Special專題|
霧峰一新會:臺中婦女教育與社區營造的開端/李毓嵐
 
游藝悅事.樂在生活
文化之城,歷史之河:臺中文學散步/馬翊航
來去看戲:日治時期臺中市戲院巡禮/石婉舜
紙醉金迷的世界:臺中特種娛樂業之興衰
|Special專題|
最佳「藝」援團: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在美術運動中的文化參與/林振莖

城市紋理.文化挪移
城市裡的神域:宗教地景在臺中/郭怡棻
冷戰、酒吧、美國派:臺中人的「美」麗時光/王梅香
|Special專題|
震後新生:九二一大地震後的臺中文化資產/孟祥瀚
 
專訪
沒有一張地圖是完美的/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研究副技師 廖泫銘 專訪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46279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8.2 x 25.7 x 0.7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相較於過去,女性在醫療上的參與可以說是越來越普遍。除了不難在各大醫院看見女醫師們奮鬥的身影外,由女醫師擔任院長、或是標榜由女醫師診治的婦產科醫院也不少見。不過,即便是在男女逐漸平權的、女性在醫療參與上逐漸普及的現代,日常生活、職場上或多或少都還存有性別刻板印象或歧視女性的文化。

試想近百年前,臺灣女性剛從纏足的束縛當中解脫,社會上對女性的認知仍然處於前近代時期,而臺灣第一位女醫師,卻也是在這樣的時代下誕生。本文要談的,就是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以及她的生命故事。
 
養女出身,時代前鋒

蔡阿信原本生於新竹的林姓人家,因生父早逝,原生家庭將阿信送往大稻埕一戶蔡姓人家當養女。大家聽到「養女」一詞,或許腦中就會浮現鄉土劇中所出現的各種弱勢、悲劇、不自由,被迫與自己不喜歡的男性結為連理的可憐形象,但幸運的是蔡阿信與傳統養女的命運有所不同,並受到養父母疼愛。養父雖然在阿信十四歲時過世,但養母莊阿淡擅於持家,對阿信與妹妹蔡阿妙的教育相當開明,本身也是在大稻埕舊媽祖宮後街執業的助產士。養母擔任助產士的收入,再加上蔡父的數千圓遺產,母女三人生活也不至於困窘。阿信原先就讀大稻埕公學校,其後轉往淡水女學校就讀。阿信在學期間的成績優異,也讓師長對她刮目相看。幸運的是阿信也未如同時代的女性因為傳統觀念與社會壓力而被迫失學。

1914年3月28日,淡水基督教女學校舉行畢業典禮,阿信在典禮上全程以英文致詞,令在座來賓為之驚艷。同時,阿信有意留日習醫的意願,也隨著《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而廣為大眾所知。阿信在高木友枝的夫人與淡水女學校師長的介紹下,先在東京立教高等女學校完成兩年學業,接著考入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1916年6月,《朝日新聞》也曾以專文介紹這位來自殖民地臺灣的女性。
 

 

 

 

家庭教育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最後發展的如何,離不開家庭教育。有的家庭管教嚴格,典型的傳統教育方法;而有的家庭則開放式管理,偏向於西方式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種教育的代表,黃磊和汪涵。 ... 一、暖男式教育 眾所周知,黃磊是娛樂圈為數不多的好男人,多才多藝,廚藝驚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在《爸爸去哪兒》中可以看出,他教育孩子多多也有一套 ... 在節目中,黃多多是最懂事的孩子,在大人們不在的時候也能把弟弟妹妹們照顧的好好的,可見,黃磊對多多的教育也是很到位的。 ... 2006年,多多降臨人間,2015年,在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中,給「小女孩配音」,平時也喜歡一些樂器,隨了父親的多才多藝這一特點,現在的多多已經長大了,也變得十分漂亮。 ... 多多也來越漂亮,當然「愛美是女人的天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黃多多也開始學著打扮,把自己變得更漂亮,十三四歲的時候,多多染了頭髮,也打了耳洞,穿襯衫開叉,一副小太妹的作風。 ... 大多數的家長應該是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這樣穿著打扮,十三四歲是上初中的年紀,也許中國式家長會讓孩子把心思和精力全放在學習上。當然,此照片一出,也是惹起了爭議,但是,絕大多數還是說多多越變越漂亮的。 ... 可是,再多的讚美也擋不住質疑,說黃磊這樣不管孩子是會把多多毀掉的,而黃磊卻選擇尊重自己的女兒。多多的成長過程就是釋放天性的過程,他不想讓多多的天性為了所謂的未來束縛,成長的道路上父親可以為她遮風擋雨,但路都是自己選擇。 ... 黃磊沒有阻止多多,,沒有告訴她:「我的女兒,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在尊重孩子這一方面,黃磊做的非常好了,孩子也不能陪自己一輩子。 ... 其次,不斷學習,變成更好的父母。誰生下來都不是當父母的料,前輩的經驗只能說是借鑑,真理還是要自己摸索,而黃磊也給多多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多多的閱讀量多到你不敢相信,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典型的「比你好看,還比你努力」 ... 這就是黃磊的教育方法,作為暖男,時刻讓多多感受到溫暖,也代表了開放的教育理念,把多多培養成了一個努力認真的「小大人」 ... 黃磊在談家庭教育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從未把她當做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向朋友一樣相處。」 ... 二、嚴厲的傳統家教。 汪涵可謂是出了名嚴厲家長,這種嚴格的家教,也許就代表著現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這種方式不像黃磊那樣親和力高,稍作不當就會引起家庭矛盾。可是汪涵在這方面做的更好。 ... 有一次,汪涵參加某綜藝開車帶著嘉賓出行時,兒子小沐沐打電話過來讓爸爸開車注意安全,同時提到之前汪涵之前帶著兒子去荷蘭旅遊,因為兒子玩得太瘋,根本不管後面跟著的汪涵,所以,汪涵故意躲了起來,以此來教育孩子不能距離爸爸太遠。他的這種教育方式也是十分值得稱讚,嚴厲的教育是最具說服力的方式。 ... 在家裡,汪涵有一把戒尺,上面還刻有一句「不以惡小而為之」,這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任何一個錯誤都不能去犯,為了不讓孩子看電視,家裡電視都拆掉了,想看電視的活,「自己站在前面主持一段給孩子看」。由此可知,汪涵的家教有多嚴厲。 ... 汪涵的兒子2014年出生,今年5歲,也許大家要問:孩子這麼小就對他這麼嚴格,會不會讓孩子的負擔太大?沒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更自律。孩子小時候都愛玩,家教嚴的孩子會羨慕開放式培養的孩子,但是長大後,從小家教嚴的可以讓孩子培養出好多好習慣。 ... 曾經,汪涵在節目中說到,孩子三歲時從沒吃過巧克力或冰激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習慣,現在好多孩子都喜歡吃甜食,可是都知道對牙齒不好,但好多家長都稱「管不了」,我想本質原因應該就是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了。但是汪涵卻狠下了心。 ... 教育要從小抓起,小沐沐兩歲的時候,汪涵便教他很多唐詩,這麼小的孩子能記住什麼?汪涵自有妙招,他對孩子說,「奧特曼打怪獸時,怪獸最怕什麼?是咒語嗎?不,是唐詩。」娛樂與學習相結合,也讓很多家長點讚。 ...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是小沐沐犯了錯,「家法伺候」。以汪涵為代表的這種嚴厲的家教培養出來的孩子是自律的,好習慣很多。 ... 而以黃磊為代表培育出來的孩子,突出了天性,自由發展,當然,黃多多也很優秀。 ... 不管是什麼樣的父親,都是愛孩子的,兩種教育方式各有千秋。家庭教育還得要因材施教,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家人可以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遮風擋雨,但是路,還得自己選。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3zEPPa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7395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太平區血壓不穩定看什麼科北屯口乾舌燥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南屯焦慮不安看什麼科
台中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改善中醫診所 大里小兒過動治療中醫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北屯淺眠或多夢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北屯肌肉、關節莫名痛中醫推薦 用藥會了解病人生活作息的中醫診所大里頻尿看什麼科 大里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潭子口乾、口渴看什麼科 豐原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rnb0idwid 的頭像
    qrnb0idwid

    qrnb0idwid的部落格

    qrnb0idw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